他,一个在矿山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党员,老矿工,见证了东曲矿投产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简易的平房到舒适的楼房;从每月的几十块钱到如今的上千元,为了生活,为了东曲矿的发展,他奉献了一生。
他,一个从学校毕业踏上煤炭行业的80后青年,为了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,他也跟随父亲的脚步把青春献给矿山,把满腔热情献给生他养他的矿山。
这一切皆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“奋进东曲人”
经受着风雨的洗礼,我们大步向前;沐浴着阳光的照耀,我们共图发展。经历30年的东曲矿,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,正逐步走向成熟,面对此情此景,胸中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,皆因我是东曲人!
1985年父亲随着部队来到了这个现在看来就是荒山野岭的地方,那时年幼的我也刚刚降生,因为户口的原因,当时父亲和母亲是两地分居的,我和母亲也只得回到了老家。随着1991年东曲矿的正式投产,我和母亲被父亲接到了身边,那也是我能记事的时候,就这样,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在矿山生活,那时的东曲矿可没有现在环境好,我们住的还是那种自己搭建的简易小平房,到处都是山和野草,矿区只有几条水泥路,楼房也很少,那种荒凉,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由新。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有个职工食堂,好像周围就再没有一个像样的饭店了。仔细想想就算有饭店,那会父亲的工资也是不足以让我们去“搓”一顿的。那时候,可不像现在顿顿有肉吃,那会每个礼拜能有一次肉吃,我和哥哥都会高兴好一阵子。正是因为这些回忆中的点点滴滴,我看到了东曲人不畏艰苦,努力向前的良好精神风貌!
时光飞逝,永不停息,转眼三十年过去了,矿山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我的成长。当年的孩童,如今已长大成人,矿山也随着我们的长大变的更加美丽。如今,东曲矿区面貌、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,职工的收入也逐渐增加。尤其是近年来,矿上大力度加强矿区的美化建设。一进入矿区,漂亮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展现在眼前,工人村内绿树成荫,花香鸟语,一片生机盎然。每个居民楼下都增添了许多健身器材,健身器材上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矿区职工和家属。每天晚饭后文化广场上就热闹非凡,好多人伴随着音乐在跳健身舞蹈,就连我这不爱活动的人也会被她们热情的氛围感染,不知不觉中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。每到夏天来临,爸妈每天早早吃过晚饭就会出去,我知道他们这是去看矿上每年都必有的消夏晚会。在矿职工文体中心有宽敞的羽毛球场、乒乓球俱乐部,每天下午都会吸引很多人到此切磋技艺。只要你是个东曲人,你就会感到东曲如此巨大的变化,面貌焕然一新,东曲人的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。看着人们的高兴的面孔,看着父亲那斑白的双鬓,我思绪万千,父亲作为一位老党员,他们这一辈人为了我们,为了矿山的建设默默奉献自己的年轻的青春和滚烫的红心,是他们的任劳任怨,红心向党的这种无私付出,这种才换来矿山现在的美丽!我们要让矿山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更加美丽,我要跟随父辈的脚步,积极向党靠拢,奋斗实干,把青春献给矿山,把满腔热情献给生我养我的矿山。
站在建党100周年,矿投产30周年的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面前,面对山西焦煤“三个三年三步走”的发展规划和西山煤电“六大突破”“三个领先”工作要求,东曲人深知肩上的担子任重道远,东曲人会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,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履行安全岗位职责,认清新形势、树立新观念、确立新思路、实行新举措,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,不断提高管理水平。与时俱进,开拓进取,为东曲矿的安全生产做出新贡献。
我作为一名煤矿工人的儿子,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孩子,既然回到了矿山,将会积极投身自身岗位中,立足本岗,勇于实践,融入改革变革中,刻苦钻研技术,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,肩负新世纪使命,为了东曲矿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!让矿山在我们新一代“奋进东曲人”手中越来越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