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东曲矿迎来投产30周年华诞之际,回忆、喜悦、感动、自豪的心情融汇在一起涌入了我的心田。我是矿山子弟,我的根在矿山。我渴望将我从父辈口中听到的矿山、我记忆中的矿山、现如今我眼中看到的矿山描绘出来,让矿山的形象鲜活起来、立体起来。脑海中就像是在播出一部蒙太奇手法制作的电影,将矿山的过去和当下交织在一起,我将无数的感情和话语化作寥寥几语,却表达不尽我对矿山的热爱,对矿山未来的期待。
回想起长辈们的话语“我们东曲矿的矿训就是自强、勤俭、创新、高效,老一辈职工都是这么做的,你们也要按照矿训严格要求自己,不能松懈。”我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,我以及所有的东曲人都应该按照矿训的要求去进行安全生产,去用心生活,一起将矿训转化为矿井健康稳定发展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。30年来,东曲矿建设、投产、停产、复产、发展的艰辛历程,到21世纪前10年的飞跃发展,到煤炭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,再到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“自强、勤俭、创新、高效”的精神时刻在体现。
自强不息,愈挫愈奋
30年来,东曲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,乘风破浪开创事业,披荆斩棘共谋发展,无畏艰难险阻拼搏奋进,无畏坎坷崎岖砥砺前行。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现代化的井下工作环境、标准化的地面工作环境、整洁的平安大道、宽阔的小广场、修缮一新的篮球场、清晰明亮的LED大屏幕、庄严肃穆的廉政文化苑,环境优美的工人村小区,一条条铁轨、一列列火车、一座座筒仓、一幢幢楼房、一棵棵树木、一片片绿化都是东曲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,奋发工作才建设出来的。几经沉浮,无论面对多少困难,东曲人发扬“自强不息,愈挫愈奋”的精神,守红线、保底线,攻艰克难,开拓进取,共渡难关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光与热。相信我们职工、相信我们矿山,它经历了磨砺苦难,一定会越发闪耀光彩。
勤俭办事,艰苦奋斗
30年来,东曲人始终艰苦奋斗,勤俭节约,无私奉献,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乌金。在建设东曲煤矿那段艰辛而光荣的岁月里,基建工程兵——这些建设东曲的前辈们凭借着不屈的精神,对企业认真负责的态度,为矿井建设节约每一分钱。他们常说:“好钢要用在刀刃上。”在工作中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同时,他们想出各种管理制度去节约人力,想出各种修旧利废制度去节约成本。基建时期,因为水的缺乏,他们经常干打眼,吸进了无数粉尘、煤灰;没有出渣设施,他们光着膀子人工出渣,一点不耽误任务的完成;为节约手套,经常自己缝补手套,再节约一个月最少也得用掉四副手套。他们人工作业保证矿井的建设质量比得上机械化的操作水平,为矿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他们在建设矿区时所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。矿井正式投产后,无数的东曲人继续发扬着“勤俭办事,艰苦奋斗”的精神,让井下出煤的声音、火车运煤的声音不断奏响华丽的篇章,这是劳动的乐曲,这是让人充满干劲的歌声。
敢为人先,勇于进取
30年来,东曲人“敢为人先,勇于进取”,突破已有认知和做法,克服困难、刻苦专研,讲科学,抓实干,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和闯劲,大力推进理论创新、技术创新、制度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文化创新,使得东曲矿的发展势如破竹一般锐不可挡。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,开拓创新精神更是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,东曲人坚定敢为人先的信念,用前瞻的思想当指向标,在勇于进取的路上不断奋进,研发采用新技术、开创新系统、加快信息化进程、创新制度和管理方法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及载体,稳扎稳打地推进矿井的现代化建设。东曲给了我们职工展现自我的舞台,东曲的未来发展更需要我们职工的艰苦奋斗,更需要我们“敢为人先,勇于进取”和矿井一起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,我们要去创新想出好的方法和制度,去付诸于实际行动,尽可能地用最少的人力、物力去保质保量地完成矿井的各项任务目标,为矿井不断注入活力。
优质高产,精干高效
30年来,东曲人致力于打造高产、高效的现代化矿井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,东曲以高产、高效的工作效率,东曲人凭借着“优质高产,精干高效”的矿训精神,建立起完善的制度,提高矿井科学管理的能力,使矿井的效益最大化。东曲人用学习来指导工作,用工作来促进学习,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办法,用实践来检验经验办法的效果,不断学习新知识,新的专业技能,吸收新的血液,不断创新,不断研发,只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。
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光阴荏苒,三十年的点点滴滴化作对安全工作的一丝不苟,化作对生产工作的坚持不懈,化作对管理工作的锲而不舍,化作对党建工作的兢兢业业,化作对科技工作的锐意进取,化作对民生工作的持之以恒,化作对文化工作的尽善尽美,在古交这片热土上印刻下了记忆、拼搏、责任、感恩、希望的剪影,激励着无数东曲人怀着铭记、共享、展望的心,向着太阳,拥抱未来!